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 (第二版)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 (第二版) 教材名称: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 (第二版)
ISBN号: 978-7-89436-677-1 作者: 张益民
字数: 356千字 规格:
印制时间: 2020-02-01 出版日期: 2021-02-01
定价: 45.8 元 样章下载: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教程(第二版)—样章.pdf
购买地址:

一、教材的基本信息
1.适用对象
本教材可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物流工程、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专科生的教材或教材参考书,也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
2.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基础
学习本教材,需要读者具备管理学、数据库、开发语言等相关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3.预期达到的学习效果
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使读者能够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相关方式方法,并掌握基于生命周期和面向对象理论进行的信息系统分析设计的方法及步骤,并能依托实际的项目背景,完成相关的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工作。
4.编写团队介绍
张益民,主编,教授,主讲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资源管理等课程。对教学、实践、校企合作以及创新创业等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深入研究实践。负责或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等16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2篇。出版教材5本,获得国家专利1项。
盛国军,副主编,硕士,副教授,主讲SAP ABAP开发、Java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对企业信息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授课经验丰富,并主持多个企业信息系统的项目开发,具有丰富的项目设计开发经验。
整个编写团队,均具备SAP相关认证资质,有信息系统开发相关领域的工作经验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其中,本教材第1章由盛国军编写,第2章由关胜编写,第4章由官毅编写,第3章由徐智超编写,第5、7、8章由张益民编写,第6章由孙枫军编写,第9章由曲连壮编写,全教材由张益民、梁艺多和周东朝三位老师统稿。感谢李迎秋教授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给予的帮助。本教材的编写,参考和引用了许多专家、学者的相关研究和项目实施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材中的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二、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内容组织
1.教材的基本结构
本教材以康泰集团信息系统开发为主线,用实际案例引路方法,贯穿整个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注重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培养读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教材的内容组织
本教材内容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信息系统概述、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与技术。信息系统概述,对信息系统开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法,详细讲解了信息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五个阶段,尤其是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理论及方法;面向对象开发,介绍了面向对象的概念及思想、开发方法、面向对象建模语言UML,着重给出了面向对象分析过程中涉及的用例图、类图、顺序图、活动图以及状态图的绘制方法和标准;最后介绍了面向对象设计的概念、原则、主要内容以及五种常见的设计模式。目录目录
案例背景分析1
第一篇理念篇
第1章信息系统概述6
1.1信息6
1.1.1数据与信息的定义7
1.1.2信息的性质8
1.2系统9
1.2.1系统的定义9
1.2.2系统的特性10
1.3信息系统11
1.3.1信息系统定义11
1.3.2信息系统的功能12
1.3.3信息系统的结构14
1.4信息系统的发展18
【实践环节设计】19
【教学效果测评】19
【扩展材料】22
第2章信息系统开发理念23
2.1信息系统开发概述23
2.1.1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24
2.1.2信息系统开发的原则24
2.1.3信息系统开发的条件25
2.1.4信息系统开发的组织管理26
2.2信息系统开发的方式与方法29
2.2.1信息系统开发的方式29
2.2.2信息系统开发的方法31
2.3信息系统开发中的文档管理(SVN)36
2.3.1文档管理的概述36
2.3.2文档管理的重要性37
2.3.3文档管理的内容38
2.3.4SVN在文档管理中的应用39
【教学效果测评】41
【扩展材料】43
第二篇系统篇
第3章系统规划45
3.1系统规划概述46
3.1.1系统规划的任务48
3.1.2系统规划的特点50
3.1.3系统规划的原则50
3.2企业系统规划法51
3.2.1企业系统规划法的步骤53
3.2.2准备工作54
3.2.3调研工作56
3.2.4定义企业过程57
3.2.5定义数据类61
3.2.6定义信息系统结构62
3.3关键成功因素法67
3.4战略目标集转化法70
3.5可行性研究72
3.5.1技术可行性73
3.5.2经济可行性73
3.5.3营运可行性74
3.5.4可行性研究的步骤74
3.5.5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系统设计任务书75
【实践环节设计】76
【教学效果测评】76
【扩展材料】78
第4章结构化分析79
4.1系统分析概述79
4.1.1系统分析的目标80
4.1.2系统分析的任务81
4.2详细调查82
4.2.1详细调查的目的和原则82
4.2.2调查的内容83
4.2.3调查的方法83
4.2.4调查的工具84
4.3业务流程分析85
4.3.1组织机构分析85
4.3.2组织职能分析85
4.3.3绘制业务流程图87
4.4数据流程分析91
4.4.1数据流程分析的任务92
4.4.2数据流程图的基本图例92
4.4.3数据流程图的层次结构93
4.4.4数据流程图的绘制94
4.4.5数据流程图的检查95
4.5数据字典98
4.5.1数据字典条目99
4.5.2数据字典的建立与管理102
4.6处理逻辑的描述102
4.6.1结构化语言103
4.6.2判定树104
4.6.3判定表105
4.7新系统的逻辑模型107
4.8系统分析说明书108
【实践环节设计】109
【教学效果评测】110
【扩展材料】113
第5章结构化设计114
5.1系统设计概述115
5.2数据库设计116
5.2.1概念设计116
5.2.2逻辑设计119
5.2.3物理设计123
5.2.4数据库设计技巧126
5.3代码设计127
5.3.1代码设计的原则128
5.3.2代码的主要种类128
5.3.3代码校验的方法129
5.4人机接口设计130
5.4.1输入设计131
5.4.2输出设计133
5.5功能模块设计135
5.5.1模块结构图135
5.5.2模块划分的标准138
5.5.3模块化设计方法142
5.5.4模块说明书147
5.6程序流程设计149
5.7物理配置方案设计151
5.7.1系统性能指标151
5.7.2系统的物理结构与设备配置152
5.8系统设计说明书153
【实践环节设计】155
【教学效果测评】156
【扩展材料】161
第三篇面向对象与技术篇
第6章面向对象和UML简介163
6.1面向对象方法引入背景163
6.2面向对象基础概念164
6.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168
6.3.1结构化与面向对象的区别168
6.3.2面向对象开发方法的过程170
6.4面向对象建模170
6.4.1UML简介170
6.4.2UML的特点171
6.4.3UML的构成172
6.4.4UML中的视图174
6.4.5UML的应用领域175
6.4.6支持UML的工具175
【实践环节设计】176
【教学效果测评】176
【扩展材料】178
第7章面向对象分析179
7.1面向对象分析的基本过程179
7.1.1需求分析180
7.1.2基本模型182
7.1.3主要活动183
7.2识别信息系统的目标和边界184
7.2.1识别信息系统的目标184
7.2.2明确信息系统的边界186
 
7.3用例图188
7.3.1用例的特点188
7.3.2如何识别用例188
7.3.3构建用例模型189
7.3.4用例规约191
7.4对象和类图192
7.4.1识别对象192
7.4.2识别属性196
7.4.3识别对象关联200
7.4.4构建类图212
7.5活动图214
7.6顺序图217
7.6.1顺序图的组成217
7.6.2顺序图的应用218
7.7状态转换图219
【实践环节设计】225
【教学效果测评】226
【扩展材料】229
第8章面向对象设计230
8.1面向对象设计概述230
8.2面向对象设计的准则231
8.3面向对象设计的内容232
8.3.1设计问题域子系统232
8.3.2设计人机交互子系统233
8.3.3设计任务管理子系统234
8.3.4设计数据管理子系统235
8.4面向对象设计模式235
8.4.1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236
8.4.2工厂方法模式(Factory Method Pattern)237
8.4.3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238
8.4.4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240
8.4.5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241
【实践环节设计】243
【教学效果测评】244
第9章信息系统实施与开发技术247
9.1系统实施概述248
9.1.1系统实施阶段的任务248
9.1.2系统实施阶段的特点249
9.1.3系统实施阶段的步骤250
9.1.5系统实施风险评估252
9.2软件测试253
9.2.1软件测试概念253
9.2.2不同阶段的软件测试255
9.2.3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256
9.2.4测试用例的设计258
9.2.5软件测试原则264
9.2.6自动化测试264
9.3能力成熟度模型(CMM)266
9.3.1CMM简介266
9.3.2CMM框架267
9.4版本控制工具SVN268
9.4.1SVN简介268
9.4.2SVN操作指南269
9.5绘图工具Visio277
9.5.1Visio简介277
9.5.2Visio操作指南278
9.5.3Visio使用技巧和快捷键281
9.6建模工具ERwin282
9.6.1ERwin简介282
9.6.2ERwin操作指南283
【实践环节设计】289
【教学效果测评】295
【扩展材料】297
附录学习知识要点及能力要点298
参考文献300
 
2016年6月,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这是中国工程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回归工程”、培养学生的“大工程观”是当今国际工程教育的主流理念。《华盛顿协议》对毕业生提出的12条素质要求中,不仅要求工程知识、工程能力,还强调通用能力和品德伦理;在实践上,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注重对目标达成的支撑及持续改进,与CDIO工程教育实质等效。
CDIO工程教育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以“预期学习结果”集合来驱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育文化的设计,重视营造工程教育文化,其注重工程能力培养和基于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一体化设计思想,对于国内工程类和相关专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实施价值。
作为承载了教学改革思想的载体,融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高品质教材,东软CDIO工程教育教材在注重理实结合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八大能力的培养,即:技术知识与推理能力,开放式思维与创新,个人职业能力,沟通表达与团队合作,态度与习惯,责任,价值观,实践构思、设计、实现和运行对社会的贡献。
CDIO工程教育教材是 CDIO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集中体现,它不仅承载着课程和项目的教学内容,而且贯穿和体现了CDIO工程教育的理念、思想与方法,是在系统化理论的指导下,将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进行一体化设计,有机融合在教材体系中。教材的编写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案例教学为引导,以项目为载体,充分体现“做中学”和“学中做”的思想,具有以下优势:
(1)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2)以案例为驱动,在做案例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充分体现了“做中学”。
(3)以项目为载体,基于工程化教育方法,按照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展开项目及知识点的讲解。
(4)围绕专业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设计教材,实现同一专业下不同教材紧密的关联性。
(5)内容编排循序渐进,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6)适应柔性化教学变革,构建一体化、立体化教学资源。
CDIO工程教育教材可供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等院校以及职业培训机构作为教材使用。
目前,CDIO工程教育教材的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尚需要通过改革的实践不断加以深化和持续改进,任重而道远。